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南怀瑾老师 > 南师开示

《大学》 | 南师讲述原声音频(第16期)

时间:2019-10-24  来源:  作者:
同读共学
南怀瑾先生原声音频
《大学》
16
 
(音频资料来源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)
 
以下录文只用于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,
请配合录音阅读,以音频内容为准,
以免出现误导错误,请谨慎理解。
 
音频录文

 

 

古人、古本有些不是“亲民”,“新民”,新旧的新,换了一个人,可以做个新人。到了宋儒,则认为“新”跟“亲”两个通,这两个字通,所以改成“亲民”,可以做亲民者,可以真去替国家社会服务,给老百姓去做事,给人类社会去做人,所谓亲民之官,改成“亲民”。如果我们拿古本原文“在新民”,我觉得很对,“在新民”者,换一个人,脱胎换骨,换了个人,这是第二。

 

第三呢?做到了“止于至善”,重点在这个“止”,这个问题讨论严重了。“止于至善”,什么叫作“至善”?这是个问题,实际上这三句话都是问题。我们做研究的比方啊,“大学之道”,实在没有办法拿别的,我这个几十年当中,想变更这个办法来表达这个,表达不出来。也许,我的思想学术范围困在一面,只有拿佛家禅宗的比方。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,顿悟的法门。顿悟,证明开悟了,明心见性成道了。那么你不能开悟,下面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,是渐修的法门、方法。所以下面一路讲渐修做功夫。那么你看,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始终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”。他这个文字连不起来的,如果讲写文章的话,管他孔子,什么老子,什么子也不管,这里红笔给他打一个杠,你这个学生,文字没有上下文,没有接通。如果你懂了他上面这几句话是“顿悟”的,下面是“渐修”做功夫的,通了。“虑而后能得”,得个什么?得到了“明德”,你才达到了“明德”了。不然“虑而后能得”,得个什么东西?还得个学位?还得个方帽子啊?得个什么,他没有交代,“虑而后能得”,这样才能“明德”。这个初步的我们关于这个研究。

 

至于说,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。”什么叫明德呢?他下面有解释。他用很多的传统文化的观念来解释明德是个什么东西。那么,我们现在做比方来讲,明德,就是明白了自己。那么我不但借用禅宗来说明,同时也只好借用道家老子的话来说明。老子有一句话非常重要,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。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一个人,能够了解别人,观察别人容易,那是智慧。有智慧容易,有学识、有智慧、高明的人,最容易看通了别人。但是一个人最难是无法自知。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人?我有多少分量?有多少程度?究竟是个什么人?要做自知很难,比知人难哪。有知人之明,未必有自知之量。人能够真做到自知,那是圣人境界。

 

书籍推荐

“四书”之首的《大学》,自宋以后被视为儒学的入门读物,童子都能熟读成诵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常见的《大学》,是经过二程特别是朱熹改编、注解而成的,与《大学》原文、原旨有重大不同。

 

南怀瑾先生认为《大学》原文逻辑严密,文气通顺,粲然可观,不必加以篡改。他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《大学》原经,对其本旨、微言大义重新加以阐发、揭示,旁征博引,辨析入微,取精用宏,妙语连珠。

 

千百年来士大夫内圣而外王的开辟路径,自立立人、自达达人的自我期许,其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,昭然俱在。

 

 
敦众好课推荐
 
0.jpg
点击图片购买
 
微信图片_20190817171935.jpg
▲购买咨询扫码添加敦众书童▲
 
640(8).jpg 640(8).jpg


  上一篇: 听南师讲,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该如何选择?

  下一篇: 南师:睡觉是关乎性命的大事,你知道吗?

...
来顶一下
近回首页
返回首页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