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南怀瑾老师 > 南师开示

春分 | 南师:时刻安守中和之道,才是人生自处的最好境界!

时间:2020-03-20  来源:敦众文化  作者:

“春分,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,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。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,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的礼制。周礼天子日坛祭日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二月中,分者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”另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说: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民间活动上,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。活动有:放风筝,妇女小孩放风筝,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。
 
初春时节,当气温回升比较快,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,这种天气现象人们称作倒春寒。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、昼夜均等、寒温各半的时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"所以我国自古就有"春分风不小,要防痛深扰"的说法。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,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,此时易发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、月经失调、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。膳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大热、大寒的饮食,保持寒热均衡。这段时期也不适饮用过肥腻的汤品。
 
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、寒暑,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。我们为了求得这种“暂时平衡状态”的“生命的根本条件”,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,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、饮食、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,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。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,协调机体功能,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,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、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。
 
春分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”。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,使“内在运动”也就是脏腑、气血、精气的生理运动,与“外在运动”即脑力、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,保持“供销”关系的平衡。避免不适当运动的出现而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,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失调,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,缩短人的生命。”(引自百度百科)

我们一年过得最舒服的日子在春秋二季。小的时候,老祖母都告诉我们,二八乱穿衣。就是二月、八月的时候,随便你穿吧,身体弱一点穿厚一点,身体好一点穿薄一点都没有关系。
 
我常常给同学们讲,孔子著《春秋》,写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,他为什么叫《春秋》,不称冬夏呢?春天是由冷变热,慢慢一点一点热起来。秋天是相反,夏天的热慢慢退掉,退到了秋天刚好凉爽,不算冷也不算热,所以春秋是持平的。
 
不但气温如此,“春分”“秋分”两个节气,就是在经纬度上,太阳刚刚走到赤道中间的时刻,夏季白昼长,冬季白昼短,春秋两季的日夜长短也是持平的。所以我们讲“春秋持平也”,是个天秤。古今人物,对于国家社会有没有贡献,《春秋》在这个历史上持平论之,所以“春秋”是持平之论的意思。
 
——《我说参同契》(东方出版社)
点击图片购买

依我们看,天地并不公平;天地为什么在我们要热时,偏要冷起来!当我们要冷时,偏要热起来?很不公平啊!怎么叫做天地一样的公平呢?有了白天给你闹,还有夜里给你休息呢!这又是很公平了。这个中间的调和,要参透天地之间的造化,而休乎天钧,庄子说这叫做“两行”。
 
这个两行的道理,拿我们现在的观念,庄子是主张双轨的。有许多东西,都是走双轨的路线;但双轨的路线,往往发生矛盾,发生争斗。实际上,两行的道理,不是双轨,也就是《中庸》讲的一句话,“道并行而不悖”,道并行而不相违背的意思。
 
讲到这里,我们不要被庄子的文章迷住了,说了半天,现在还是由逻辑讲起。古人各说自己一番理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然后批评了每一个人所用的逻辑方法,都是由主观形成的,天地间没有真正的是非,形上、形下都讲遍了。
 
——《庄子諵譁》(东方出版社)
 
 
 
点击图片购买
以前关于做人的修养、学问的道理、政治的策划、社会的制度,都讲究“执中”;“执中为近之”,就是接近道了。但是”执中无权,犹执一也“,所以执中要有权,就是权衡、权变,像一个天秤一样,一定要秤锤,没有秤锤,就分不出轻重,就无法平衡。所以处理事务,要随着时间、空间机动地变更,否则等于秤锤挂在固定的位置,不随秤钩上东西的增减而移动,那就是执着,执着就成为偏见,就是“执一”。
 
如果你脑筋死死板板的,不晓得通变,那就是笨蛋!告诉你原则方法也没有用。卜卦要知道通变,运用靠你的智慧,不能够通变,便不会运用。我们平常骂人家不懂事,就是他不晓得变通,所以说“通变之谓事”。
 
通变跟变通不同啊!通变是要能够先通达了变通的道理,再去领导变,那是第一等人。第一等人知道未来是怎么变的,要当它还没有变的时候,先领导它来变。第二等人是应变,社会开始变了,便把握机会来改变,这就是应变。末等人是跟着人家屁股后边转,人家变了你不能不变,一般普通人就是如此,这些也就是末等人了。宇宙万事一定要变,在将变未变之间,把握住这个机会,因势利导,才是第一等智慧。这就叫“通变之谓事”。
 
——《易经系传别讲》(东方出版社)

 

 
点击图片购买

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,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,古今中外,在官场,在商场,在情场,都如剧场一样,是看得最明显的地方。以男女的情场而言,如所周知唐明皇最先宠爱的梅妃,后来冷落在长门永巷之中,要想再见一面都不可能。世间多少的痴男怨女,因此一结而不能解脱,于是构成了无数哀艳恋情的文学作品!因此宋代诗人便有“羡他村落无盐女,不宠无惊过一生”的故作解脱语!无盐是指齐宣王的丑妃无盐君,历来都把她用作丑陋妇女的代名词。
 
其实,无盐也好,西施也好,不经绚烂,哪里知道平淡的可贵。不经过荣耀,又哪里知道平凡的可爱。这两句名诗,当然是出在久历风波,遍尝荣华而归于平淡以后的感言。从文字的艺术看来,的确很美。但从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,谁又肯“知足常乐”而甘于淡泊呢!除非生而知之的圣哲如老子等辈。
 
人须能用物而不为物用,不为物累。但能利物,而成为无为的大用。人生宠辱境界的根本症结所在,都因为我有身而来。因此人的作为,要永远是中庸之道,既不高明也不卑下,既不骄傲也没有自卑,没有了不起,起不了,永远是中和之道。
 
——《老子他说》(东方出版社)
 
点击图片购买
你对一样东西爱得发疯了,最后你所爱的丢得更多,就是“爱别离苦”,这是佛说的“八苦”之一。“多藏必厚亡”,你藏的东西不管多么多,最后都是为别人所藏。因此老子教我们了解一个人生的道理,现实的享受就是真享受,如果坐在这里,脑子什么都不想,人很清醒,既无欢喜也无痛苦,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。不知足,是说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停止,不会满足,所以永远在烦恼痛苦中。老子所讲的“辱”,与佛家讲的“烦恼”是同一个意义。
 
“知止不殆”,人生在恰到好处时,要晓得刹车止步,如果不刹车止步,车子滚下坡,整个完了。人生的历程就是这样,要在恰到好处时知止。所以老子说,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”,这句话意味无穷,所以知止才不会有危险。这是告诉我们知止、知足的重要,也不要被虚名所骗,更不要被情感得失蒙骗自己,这样才可以长久。
 
——《老子他说》(东方出版社)
 
 
点击图片购买
 
欢迎扫描二维码,加入
敦众文化南粉微信群,
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天。
 
 

抖音搜索“敦众文化”或打开抖音app扫码即可关注

 
640(8).jpg 640(8).jpg


  上一篇: 南怀瑾先生:美国衰落的罪魁祸首不是中国,是美国自己

  下一篇: “熬夜变笨”被科学证实!南师告诉你睡个好觉的秘诀

...
来顶一下
近回首页
返回首页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