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南怀瑾老师 > 南师开示

《大学》 | 南师讲述原声音频(第15期)

时间:2019-10-21  来源:  作者:
同读共学
南怀瑾先生原声音频
《大学》
15
 
(音频资料来源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)
 
以下录文只用于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,
请配合录音阅读,以音频内容为准,
以免出现误导错误,请谨慎理解。
 
音频录文

 

 

孟子也讲,“虽有智慧,不如乘势;虽有鎡基,不如待时”。你学问本事会比天,那个时间不属于你的,那个机会不属于你的,你乖一点啦,那就要走内圣之路了,就不走外王之道。“如其不遇,没身而已”,这一辈子默默无闻、不求人知,过去了就算了,就用不着怨天,也用不着怨人,用不着悲哀。“是以”,有这样内圣外王的修养,“其道”就叫“足高”啊,“而名重于后代”,这样的修养,属于他自己本身学问道德修养崇高而伟大。那么,在历史上,出来做与不做,都能够是“名重于后代”,对于后世的人类、社会、国家,永远是有贡献的,这才完成一个人生。

 

那么,我们晓得,曾子,刚才引用了《庄子》所记载孔子这位学生,曾子的这个环境,他为什么在那么穷,在我们看起来是穷得瘦得不得了,在现在大概走在街上,给我们觉得,在我们身边走过,我们一定要看一看、躲开一点,觉得不卫生,穷到这个程度,在他是“天子不得臣,诸侯不得友”,因为他有这种修养,所以黄石公传给张良,张良在把他鞋子捡了三次捡起来的,原来给他是这么一个东西,这么个书。当然下面的道理还很多,都是很厉害的。你们现在青年人观念讲的,很厉害,就是说很厉害的一种。那么,我们懂了这个,然后来了解《大学》所讲,如何称其为大人的学问,才知道一个方向去研究了。

 

那么现在,我们正式开始《大学》的原文。这个是我们小的时候会背的,开头就几句话,那背的很熟。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”,有些本子上不是“亲民”,“新民”,新旧那个新,“在止于至善”,这三句话,加上“大学之道”一共四句话。后世的研究,这个《大学》有三纲八目,三个纲要、八个条目,就是八个要点。

 

三纲在《大学》这一篇本身,“明德、亲民、至善”,这是基本修养。等于禅宗的三关,等于啊,这是作比方,也等于天台宗的三止三观,非常严重。所以儒家的叫三纲,下面有八目,八只眼睛,就是八个纲目,纲目就是要点。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这是他的八目。那么这是我们今天先提出来的这一个原文的三纲。“大学之道”这一句原文,大学这一个法则,这个道不是形而上道,人生的大道,“在明”,第一个明字,做动词用的,明白一个什么;第二,“明德”两个字连起来是个名词,“在明”,明白这个“明德”。“明德”是什么?另外再说。那么,“明德”以后呢,才能够“亲民”。

 

书籍推荐

“四书”之首的《大学》,自宋以后被视为儒学的入门读物,童子都能熟读成诵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常见的《大学》,是经过二程特别是朱熹改编、注解而成的,与《大学》原文、原旨有重大不同。

 

南怀瑾先生认为《大学》原文逻辑严密,文气通顺,粲然可观,不必加以篡改。他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《大学》原经,对其本旨、微言大义重新加以阐发、揭示,旁征博引,辨析入微,取精用宏,妙语连珠。

 

千百年来士大夫内圣而外王的开辟路径,自立立人、自达达人的自我期许,其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,昭然俱在。

 

 
敦众好课推荐
 
0.jpg
点击图片购买
 
微信图片_20190817171935.jpg
▲购买咨询扫码添加敦众书童▲
 
640(8).jpg 640(8).jpg


  上一篇: 《大学》 | 南师讲述原声音频(第14期)

  下一篇: 听南师讲,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该如何选择?

...
来顶一下
近回首页
返回首页
推荐资讯